全省师资工作会议召开
9月16日下午,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师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下阶段全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副省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建主持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目前我省师资队伍总量基本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达78.2万人,师生比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全省幼儿园、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分别达64.4%、78.4%、61.4%、52%。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成效显著,教师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通过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万名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有力加强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7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30个,全省中小学在职特级教师人数达1047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师地位和待遇进一步提高。
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一是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12年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职前与职后教育贯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以开放性、多样化、高水平为显著特点的教师教育新格局。二是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学段、区域、学科结构有效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更趋合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升。三是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到2012年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25%、40%、80%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均达8%以上,本、专科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分别达85%、45%以上。四是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具有国内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全省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曹卫星在讲话中指出,教师素质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必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教有良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育发展有赖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打造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途径。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实行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并重,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实施“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计划”,择优确定并分期分批重点建设20个左右教师教育基地。合理确定师范生培养规模和结构,积极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深化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强化在职教师和校长培训,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进一步明确省市县校的培训职责分工,建立市、县(市、区)教师研修中心和计算机远程教育平台,继续建设好教师海外培训基地,每年重点资助一批骨干教师和校长出国研修。
二是以优化结构和提升素质为重点,认真抓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职务结构比例,加快建立县域范围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任教,对紧缺学科师资实行“订单式”培养,继续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经济薄弱县(市、区)农村学校任教,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培训,2012年前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一轮教学培训。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鼓励更多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三是围绕提高教学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企业和高等院校,重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大力培养教学名师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和“访问工程师”进修制度。拓宽职业院校教师来源渠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业和社会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
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体系,着力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合作攻关、勇攀高峰的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组织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每年面向海内外选聘50名左右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加快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五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师资队伍活力。完善以县为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管理体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从2010年起全省统一部署开展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对教师实施分类聘任、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科学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级制度。加强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合理确定岗位总量,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严格师德评价考核制度,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抓紧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保证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加快兑现进度,确保本月底前到位,同时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各级政府根据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安排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农村中小学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不低于核定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认真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选拔特级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成长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具有鲜明独特教育风格的人民教育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让教师职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苏州市政府和南京师范大学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作了会议发言。各市分管副市长、教育局局长,各县(市、区)分管副县(市、区)长、教育局局长,省有关部门和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副省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 |
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建主持会议。 |
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作会议发言。 |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何国平出席会议。 |
省财政厅副厅长江建平作会议发言。 |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广侠作会议发言。 |
省编办副巡视员胥乃香出席会议。 |
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作经验交流。 |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作经验交流。 |
会议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