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25-86176966
邮箱:jmixcb@126.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

学校召开专业调整专题研讨会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为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9月19日,学校专业调整专题研讨会在行政楼201室召开。校长温华兵、副校长马洪涛,发规处、学工处、教务处及各专业学院负责人共同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务处介绍了学校专业诊断与校级专业评估的具体情况,客观指出部分专业存在的产教融合不够紧密、建设质量不够突出等问题,并结合评估指标提出了初步改进方向。各专业学院院长分别汇报本单位专业未来的调整思路与可拓展方向,提出围绕新兴产业需求增设交叉学科专业,对传统专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专业调整思路与步骤。

        在交流环节,发规处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强调专业调整要与学校整体定位相契合,紧跟新兴行业如智能船舶、绿色港口等,加强政行校企联动;学工处从学生就业与成长发展角度,建议专业调整与培养方向应更加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教务处针对专业定位、培养规格、培养面向等方面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路径,建议各专业学院应在充分开展行企调研,做实典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谋定专业的停、减、转、 增,谋划学院的发展。

        马洪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专业调整关乎学校生死存亡,要着力解决“出口不畅、进口不旺”的问题,更加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专业调整要坚持四大基本原则:需求导向、服务企业;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动态优化、持续改进。

        温华兵对此项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随着大学学龄人口的持续扩大,高等教育面临着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因此专业调整要同步应势而动。针对下一步具体工作,他提出四点方向:一是扩大特色专业规模,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对接国家及区域发展趋势;二是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同步强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根基;三是推进专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专业,开设新兴专业,专业数量控制在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配的范围;四是打造鲜明专业品牌,优势专业要形成独特标识,在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

        此次专业调整专题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全校对专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专业调整的方向与路径,为后续学校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适配性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海院力量。

(教务处)

撰稿人:夏小溪

审核人:丁振国